中国国土资源报:两会代表委员热议: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是大战略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加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李克强副总理曾指出,"发展是硬道理,节约是大战略"。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但如何节约集约发展,则是我们必须着重思考的问题。
连日来,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热议我国经济转型发展中面临的诸多难题,求解科学发展之道。其中,"打好资源节约牌"成为大家共同的呼声。
资源穷国不应成为浪费大国
没有鲜花、地毯、横幅,没有警车开道,代表委员甚至拼车赶往驻地……今年两会的节约之风令人振奋。
然而,现实中的节约,却是代表委员们难以释怀的一个话题。
发改委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水资源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8%,600多个城市中有2/3缺水,人均耕地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3%,石油人均探明储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7.7%。粮食方面,每年需进口大量粮食。由于需求巨大,我国已成为世界煤炭、原油进口大国,2012年进口量分别达2.8亿吨和2.7亿吨,原油、食用油、铁矿石等超过一半依赖进口,经济代价不菲。
名副其实的资源穷国,却又是浪费大国。通过近期流行的"光盘行动",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工商联主席史贵禄得知全国每年浪费的粮食够2亿人吃一年后, 他痛心疾首、忧心忡忡:"我们还没有富裕到可以随意浪费的程度!对于13亿多人口的中国而言,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关系子孙后代生存的重大问题。"
餐桌上的浪费,折射的不止是粮食,更是其背后的耕地资源、水资源和能源的巨大浪费。事实上,在唯GDP的惯性理念诱导下,各行各业都在不自觉地上演着资源浪费的一幕幕。
以钢铁行业为例,一方面是产能过剩,另一方面是低水平重复建设不断,高污染、高排放、高能耗的"三高"现状加剧了不可再生资源的浪费。全国人大代表、方大特钢董事长钟崇武介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机动车全部使用中高端弹簧钢,而我国则以中低端弹簧钢为主,甚至以非弹簧钢替代弹簧钢,造成汽车产业用钢量激增,由此导致矿产资源浪费和燃油污染加重。钟崇武进一步解释说,按我国每年使用钢板弹簧的汽车增量约350万辆计算,如果用高端弹簧钢,可节约弹簧钢100万吨,节约铁矿资源500万吨,节约能耗60.2万吨标准煤。
资源过度消耗源于发展理念。全国政协委员崔永元认为,过度追求GDP增长速度,太重视具体经济指标和数额,都是科学发展观没有落实好的症状。他说:"当前的经济发展模式太过粗放,过度依赖于资源开发,造成的后果,老百姓都能感受到,不用看数据,连喘气儿都能感受到。眼睛不能只盯在GDP上,宁愿GDP少一点,经济发展速度低一点,也不希望我们的后代去呼吸这样的空气。"
打好资源节约牌
"中国经济已进入转型期,两位数高增长已告一段落,世界经济延续低迷态势,7.5%左右的目标是实事求是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刘树成认为。
将经济增速调到"七上八下"的速度,内在的诉求在于引导各方面把工作重心放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上,放到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对此,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表示,要保持这一速度,真正要解决的深刻问题,是通过调控化解一些矛盾和制约经济增长的因素。他特别提到,资源环境等领域有改革需要并且有实质性的推进。
全国政协委员、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援引国家发改委的一组数据:"2012年我国生产原油20748万吨,增长1.9%;进口原油27109万吨,增长7.3%;原油表观消费量47613万吨,同比增长4.9%;对外依存度达56.4%。"他就此得出的结论是:"除了大力开发新能源,我们最大的资源其实是节约。如果把当前的能源转换效率提高30%,GDP再翻番需要的能源也能满足。"
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打好"资源节约牌"是题中应有之义————不少代表、委员们表达了这样的共识。
"当前,我国土地资源特别是耕地资源紧缺的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一方面土地供求紧张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将长期存在,另一方面土地粗放利用和闲置浪费的现象依然严重。"全国政协委员、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司司长廖永林认为,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工作,当务之急是加强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建设。一是进一步加强"规划管控、计划调节"制度的针对性,发挥规划和计划在节约集约用地中的核心作用。按照"从严控总量、适度扩增量、重点放流量、集中挖存量"的原则,科学确定各类建设用地总量,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总量,努力拓展建设用地新空间。二是进一步完善节约集约用地评价制度,逐步建立节约集约用地数据体系,全面客观反映全国土地利用节约集约水平。三是加快健全土地使用标准,倡导形成紧打紧用、量"地"而行的居住消费模式和用地方式。
"传统的扩张用地冲动不同程度地存在;用地方式粗放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转变;存量建设用地闲置与低效利用现象未从根本上改观……" 全国政协委员施耀忠对各地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浪费现象关注已久。他认为根子在干部考核机制。他建议,应构建新型城镇化节约集约用地考评体系,并将其纳入各级政府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作为各级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要严格考核成果运用,对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程度高的地区,在下年度城镇化建设用地计划安排上,给予政策倾斜;对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程度低的地区,要核减下年度新增城镇化建设用地计划。" 施耀忠认为,这样可以倒逼各级党委、政府更加注重节约集约用地。
"耕地保护是前提、节约集约是出路",全国政协委员、福州市国土资源局局长郑建闽认为,提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是科学发展的关键环节。重要的是做到:加强规划引导,严格土地使用标准,实行差别化土地供应政策;有序推进"三旧"改造,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益;鼓励开发地下建设用地使用权,拓展土地利用空间。
推动各行业资源节约实践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人人有责。不少代表委员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一项大的系统工程,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必须唤起并强化全民的节约意识、推动各行业进行节约实践。
廖永林说,"节约集约用地制度的落实,首要是节约集约用地观念的培养。只有大众的广泛认同,全国的普遍理念,社会的共同意识,才能全方位推进这项工作。"
全国政协常委、美狮会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认为,"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经济升级转型的关键阶段,改变能源消费结构已迫在眉睫,尤其是逐年攀升的巨量煤炭消耗、过高的原油进口依存度,亟须得到改变。他认为,我国迫切需要大力发展光伏产业,并进一步扩大光伏装机容量,加速推进西部以光伏发电为核心的国家新能源基地建设,这将是从根本上解决我国能源安全问题的有效途径。
他说,只有彻底改变以煤炭、石油为主的能源结构,大力发展太阳能发电这一经济、清洁、环保、可永续利用的人类理想新能源,才能从源头上有效缓解并根本消除雾霾,才有希望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污染和碳排放问题,从而确保我国环境安全,建设美丽中国。
傅成玉则从另外一个角度谈到同一个问题,"中国手里好牌有很多。"他说,"至少在能源上,我们不缺。缺的是低投入、高产出的利用方式。我们的能源解决工业化、城镇化是没有问题的,关键是怎么把煤炭清洁化、煤炭高效利用的问题解决好。现在我们的能源使用效率太低,煤电平均能源利用效率才30%。这里,既有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更有粗放式经营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