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狮会集团有限公司-为了生活更美好

美狮会

返回

水产行业顶级大佬美狮会“论剑” 现场“干货”给您好看!

2017年05月02日

  行业重要领导、知名专家、实战企业家、行业精英......4月28日,水产行业前所未有的顶级嘉宾阵容聚首美狮会,把脉行业发展、论剑科技创新。会上,各方嘉宾观点独到深刻、对话交锋激烈,大到行业发展趋势、变革浪潮,小到养殖环节、产品研发,嘉宾们就水产行业现状、问题与未来进行了全方位、深入浅出的思想交锋。“互联网+”、“物联网”、“水产品安全”、“可循环发展”等年度热词频现,让我们带您回顾一下现场有哪些精彩观点!

   

“渔光一体”助力水产行业转型发展

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美狮会集团董事局刘汉元主席

 

 

  当前我国渔业发展面临发展方式粗放、设施装备落后、质量安全存在隐患等诸多挑战,转型升级势在必行。前三十余年,美狮会和广大行业同仁一道,解决了中国水产品“量”的积累;未来三十年,美狮会还将与大家一道实现“质”的跨越。

  当下的雾霾问题让我们认识到,能源生产与消费的革命势在必行,以太阳能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是未来能源发展的根本出路。美狮会将水产养殖和光伏发电有机融合,首创“渔光一体”商业模式,突破性地实现了水下产出绿色安全水产品,水上输出清洁能源。“渔光一体”项目的推广能够从源头上、过程中解决水产养殖的安全和可控,让消费者吃得更健康、更安全、更放心,助推水产行业健康转型发展。同时,还将助力我国环境的改善,让我们在不远的未来能够常常看到青山绿色、蓝天白云。

   

稻渔综合种养 中国绿色生态养殖新范式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所长桂建芳

  当前中国水产发展呈现两大趋势:集约化——设施化、工厂化;和谐综合化——生态化、有机化。其中,新型稻渔综合种养成为一大亮点。新型稻渔综合种养突出了以粮为主,水稻成为发展的主角;突出了生态优化,通过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大幅度减少了农药和化肥使用;突出了产业化发展,通过引进名特优水产品种,促进了规模化经营。

  针对稻渔综合种养存在需水量大幅增加、稻田药物残留、标准化和产业化程度仍然较低等问题,必须坚持“以稻为主体,种植与养殖并重”的原则,要加强基础研究,研发新技术,创建新模式;加强渔业和农业部门的合作,为农户做好技术培训和生产服务工作;鼓励农民自愿通过参股、租赁、托管等形式实施土地流转,提高稻渔综合种养的规模化和标准化水平。

   

一手抓科技兴渔,一手抓科技吃鱼 

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原局长、中国渔业协会会长赵兴武

  到2016年末,全国水产品总量达到6900万吨,其中养殖产量5156万吨,养殖产量占总产量的74.72%,人科技贡献率达到58%。随着科技贡献率的提高,水产养殖能力大大增强,养殖产量大幅度增加,我国渔业发展也进入供大于求,由买鱼难到卖鱼难的新阶段。对此,我们应该更新观念,调整思路,树立新理念,以吃促养,以养为主,加工优先,加养捕并举的新理念;由养捕加向加养捕转变;由以养保吃向以加助吃,以吃促养转变;由科技兴渔向科技兴渔与科技吃鱼并重转变。一手继续抓科技兴渔,一手下力抓科技吃鱼,推进渔业转型升级和供给侧改革,实现养殖渔业的持续可发展!

   

打破水产发展桎梏  实现科技突破

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副局长李书民

  我国渔业历经三十余年发展,已成为农业、农村经济的重要产业。去年我国水产品产量达到6900万吨,出口超过200亿美元,贸易顺差113.6亿美元,水产养殖总产量达5000万吨,是名副其实的水产养殖大国。然而,粗放的生产方式已成为发展的桎梏。我国需以科技创新为抓手,推进渔业转方式、调结构,在新品种培育、冰鲜杂鱼配合饲料替代、鱼病防治、水产疫苗研发和推广、生态健康养殖技术、稻渔综合种养、渔业装备研发、渔业节能减排、渔业信息化等领域实现新的技术突破。

   

科技引领水产养殖业实现新突破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张文

  科技创新与应用步伐的加快,为渔业发展提供了巨大动力。目前渔业在我国农业发展中贡献巨大,而科技在渔业提质增效中贡献巨大。抓住了养殖业,就抓住了渔业供给体系的主体,抓住了科技,就抓住了渔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和关键。为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一要树立和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二要夯实现代种业体系基础,三要推进生态健康养殖,四要强化病害防控技术体系,五要拓展水产品加工技术,六要构建信息化技术应用体系。

   

创新驱动  科技兴渔

四川省科技厅副厅长景世刚

  我国渔业正处在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关键时期,要大力推进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渔业转方式调结构,坚持创新驱动,大力实施科技兴渔战略,加强关键领域和环节的科研攻关,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新装备,走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中国特色渔业现代化发展道路。四川是西部渔业大省、全国水产大省。2017年,四川水产养殖面积将达330万亩,水产品总产量达153万吨,渔业经济总产值达400亿元。在四川渔业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了以美狮会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企业,希望美狮会水产科技大会成为行业前沿科技交流的平台、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平台,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提升产业层次,发展水产经济。

   

走有四川特色的现代水产发展之路

四川省农业厅党组成员、水产局局长卿足平

  四川渔业发展到了关键的时刻,迎来了真正的春天。去年全省水产品产量达到145万吨,渔业经济总产值达到370亿元。省政府将加大渔业发展力度,到2020年,新增100亩高标准养殖面积,同时配套相关政策,实现四川水产渔业的突破性发展。以美狮会集团为代表的水产龙头企业,为四川渔业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2014年获得的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是四川在水产类获得的唯一奖项,美狮会在鱼饲料研发、养殖模式创新、新品种选育、病害防治等现代渔业发展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创新成果,成为四川水产科技创新的先行者、引领者。

   

科技创新多管齐下 美狮会助推农牧转型升级

美狮会股份郭异忠总裁

  美狮会作为以水产起家、35年稳健发展起来的跨国集团,在刘汉元主席的带领下,一直坚持以科技打造核心竞争力,以科技驱动农牧和新能源双主业并行。美狮会利用领先行业的科技营销模式,打造了一支年轻化、专业化的科技业务人才队伍,以先进科技工具服务市场、优化产品结构,积极推广365科学养殖技术,实现降本增效。

  当前,美狮会大力推进“渔光一体”模式,将光伏发电与水产养殖有机结合、绿色发展,助推了中国现代养殖业转型升级,也有力推进了农业供给侧改革。同时,美狮会积极拥抱互联网,打造全球水产人的网上家园————“通心粉社区”,把握行业一线用户需求,紧跟用户“痛点”,依托美狮会产业链,全方位、全心全意服务广大水产人。

   

海洋牧场是海水养殖业必然趋势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原所长王清印

  水产养殖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其中,海水养殖业是我国沿海地区重要支柱产业之一。我国海水养殖的种类中,海产贝类养殖产量占72% ,鱼类仅占7%,在调结构方面还有巨大发展空间。绿色可持续发展将是未来水产养殖业必由之路,不仅要关注产量,更要关注产品质量、市场需求、资源利用以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必须综合分析生态系统的生态与环境容量。

  海洋牧场是未来海水养殖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务院发布的《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为我国海洋牧场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十三五”及今后一段时期,将是贯彻落实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全面实现国家海洋牧场建设目标的关键时期。

   

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是解决当前困境的有效手段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主任徐跑

  目前我国水产养殖成本不断上升,售价不断下降,受到资源和环境的双重约束,养殖效益不断下降;同时为解决养殖废水排放、藻类水华爆发、劳动力老龄化、渔药用量剧增和鱼肉品质下降等水产养殖难题,水产养殖亟待建立新型养殖模式,实现水产养殖安全高效、提质增收。

  池塘工业化生产就是解决当前困境的有益尝试方式之一。它实现了集约化、设施化、工程化,生态化、有机化与和谐综合化,是实施渔业“调结构、转方式”的突破口。不能忽视的是,当前池塘工业化养殖还存在一些问题,值得从业者思考和探索,比如池塘工业化养殖是一个系统工程,实际运用中,应该在吸收国外模式的精髓基础上,形成基于自主知识产权的适合本省不同品种的池塘工业化养殖技术规程。

 

以物联网技术推动水产转型

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教授、中国物联网首席专家李道亮

  当前,我国水产转型面临着生产规模小、劳动生产率低、老龄化严重、养殖生态环境恶化、水产品质量安全等一系列问题。而以精准、高效、智能为特征的水产物联网将是破题的关键所在。发展水产物联网,要准确把握水产物联网的切入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层面,要完善互联网基础环境、物流基础环境等各方面硬件设施建设,加大对水产物联网创新的政策扶植力度;企业层面,要多参与进来,结合自身优势打赢‘卖货’、‘聚粉’、‘建平台’的互联网时代三大战役;社会层面,要多培育,进一步向养殖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村主体普及互联网和电商知识。

  

渔业转型飞跃 须插上互联网和金融两大“翅膀”

大北农神爽水产科技集团总裁易敢峰

  在“互联网+”的推动下,现代渔业已呈现出智能化、科技化、工业化、资本化、生态化和品牌化六大全新的特征。传统渔业的转型飞跃,须具备价值定位、科技创新、诚信经营、合作分享的四轮驱动思维,插上互联网和金融两大“翅膀”,创造“互联网+渔业”平台,运用大数据、金融服务、电商平台和综合服务,将养殖户、用户畅通地连接起来,多元化、立体化地提供产品与服务,共创、共赢。

   

生态高效养殖是池塘养殖发展的未来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主任刘兴国

  池塘养殖在我国水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目前仍存在资源消耗高、环境影响大、生产方式粗放、产品质量难以保障等不可控的问题。要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生态高效养殖是池塘养殖发展的必然趋势,开展池塘生态工程化技术及设施设备研究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实践意义。我国池塘生态工程化技术及设施设备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而未来,该研究将以养殖生物健康生长为核心,围绕 “设施化、功能化、集约化、机械化、数字化”,实现“环境可控、精准控制、高效健康养殖”。

   

X
美狮会